湖北十堰:防灾减灾安全体验馆正式启用 构建安全教育新平台
近日,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防灾减灾安全体验馆正式对外开放,区实验小学六年级师生作为首批参观者参与实践教学。该馆依托区科技馆建设,占地面积200平方米,涵盖八大主题体验区,通过虚拟仿真、动态模拟等科技手段,打造集知识科普与实操演练于一体的综合性安全教育基地,每周三至周日面向公众开放。
首展实景演练:地震避险与急救技能培训
在“心肺复苏救助体验系统”区域,学生通过内置传感器的训练模型,学习胸外按压深度与频次的标准操作,系统实时反馈并生成考核评分。同步配置的AED除颤仪训练设备,模拟突发心脏骤停场景,强化“黄金4分钟”急救流程认知。
地震模拟体验区高度还原家庭实景,可动态生成1-7级震感。学生在模拟晃动中实践“伏地、遮挡、手抓牢”避险规范,有效提升灾害应对心理素质与处置能力。
多模态沉浸教学:气象灾害与高空作业安全实践
气象灾难剧场运用3D仿真技术构建泥石流、洪水灾害场景,联动喷淋系统与风机设备,营造声光动态环境。系统分阶段推送自救提示,指导体验者科学规避风险。安全带坠落模拟平台结合VR技术,真实呈现高空作业冲击体验,直观阐释防护装备重要性;受限空间操作模拟区通过3D动画演示,要求体验者完成通风、报警、呼吸器佩戴等标准化应急处置流程。
智慧消防实训:灭火救援与隐患排查双线赋能
模拟灭火装置设置多类火灾场景,体验者需精准选用灭火器材并完成限时扑救;VR火灾逃生系统构建虚拟火场环境,动态指引“低姿撤离”“湿巾护口鼻”等逃生技巧,同步嵌入隐患识别训练模块,强化消防风险预判能力。
科普阵地升级:常态化推进全民防灾教育
场馆同步设立劳保用品展示区,系统讲解安全帽、防护口罩等装备的规范使用方法。作为全区继应急管理科普园后的第二处防灾宣教基地,该馆以“科技+场景”模式突破传统宣教形式,通过可感知、可操作的沉浸式体验,切实提升公众应急避险与自救互救能力,助力构建社会防灾减灾体系。
郧阳区防灾减灾安全体验馆的投用,推动区域安全教育向数字化、场景化迈进,为全区安全素养提升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