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四川泸州:推行“告知性”执法检查 让企业成为依法治安的“明白人”、受益者

2025-04-28 15:38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感谢各位指导服务,这下心里踏实多了。”

近日,四川省泸州市应急管理局联合该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江阳区应急管理局及临港园区企业服务第二工作组,按照2025年监督检查执法计划,对泸州竹芯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安全检查。来到车间门口,企业相关负责人就紧紧握住检查人员的手,向他们来企开展指导服务表示感谢。

原来,在本次执法检查前,检查组按要求向企业发出了《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检查事先告知书》,提示了18个法律法规规定的重点检查事项。企业根据清单提前自查,发现了2个问题隐患,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无法充气导致压力不足正是其中之一。检查组获悉后,随即协调相关部门使用专业设备对该正压式呼吸器进行专项检测,并为气瓶充满压缩气体达到压力标准,也为企业安全管理“充满”了信心。

为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泸州突出“审慎包容”,推出系列柔性执法检查措施,“告知性”执法便是其中之一。即,执法前向企业送达检查事项告知清单,提前告知检查程序、内容、重点、对应的法律依据和违法后果,提醒企业自查自改,避免违法受罚。

有限空间是高风险作业区域,也是泸州竹芯有限责任公司安全风险之一。该企业原料车间共建设有56个腌制池,池深均在3米左右,风险辨识是否准确,安全设施是否齐全,人员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是否培训到位,是本次检查的重点内容。

“危险!有限空间,未经许可,禁止入内。”

车间门口,执法人员对腌制池有限空间安全警示标志设置和安全风险告知牌内容进行了逐项查看。此前,该企业误将一氧化碳辨识为腌制池内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存在因风险辨识不准确导致中毒和窒息事故发生或者引发事故扩大的可能。检查发现后,该企业立即整改,重新对腌制池进行风险辨识,准确的将硫化氢、二氧化硫、甲烷等有毒有害气体逐一辨识出来,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切实保障有限空间作业安全。

车间内,一排排腌制池整整齐齐地摆放着装满泡菜的食品级塑料桶,空池顶部拉起了防护网,防止人员意外坠落,实现物理隔离与坠落风险双重防控。

“你们配备检测仪没有?”

“我们在腌制池配备1个四合一气体检测仪,1个二氧化硫检测仪以及2个便携式气体检测仪。”

“如何进行气体检测?”

“在每次进入窖池前,先进行机械通风,然后监护人员分别在窖池四个角落上中下不同部位进行气体检测,监测合格审批后才允许进入窖池作业,作业人员还会随时配备便携式检测仪,只要发出警报,就立刻撤出”,企业负责人形容道,报警声唧唧唧唧的,声音响得很,多远都听得到。

经检查,有限空间作业所需配备的全身式安全带、气体检测仪,企业人员均能规范佩戴和正确使用。

除了有限空间,该企业还涉及触电、机械伤害等风险,检查组靶向对准机切分级车间、原料库房、污水处理站及其配电房等重点区域和重点部位,指导企业如何发现隐患、整改隐患和优化安全环境。

“这个配电箱你们在自查时漏检了”,在机切分级车间,检查人员拉开01号配电箱箱门,随即发现箱体外壳未采取接地保护。“这可能会导致配电箱外壳带电,人员触摸可能造成触电亡人事故,尤其是在高盐、腐蚀、潮湿的环境中”。

“我们的电工每天都要巡查,用水印相机来拍照,但确实没有排查到这个隐患”,企业安全负责人虚心请教,检查组倾囊相授,从法律法规到规范标准,政企双方共同梳理易引发事故的风险节点,找出安全检查漏洞,补齐管理体系短板。

此外,本次检查也同时进行隐患整改“回头看”。此前发现的2项问题已完成整改,企业自查发现的“配电箱未设置漏电保护器”“传送带转动部位未设置安全防护装置”等问题已整改或进行了安全管控。

“安全风险是动态变化的,但如果不坚持时时处处抓安全,安全风险就会转化为事故,只有以人的安全行为强化风险隐患动态‘清零’,才能实现安全平稳生产”,检查组强调。

现场检查结束后,检查组召开总结会,逐一反馈发现的问题隐患,帮助企业查究根源性问题,并提出整改建议,实现“当下改”与“长久立”协同推进。

【责任编辑:徐海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