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江阳区:聚焦重点 靶向发力 全力推进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走深走实
“张盛同志在检查203H1平台配合机泵吊装作业时发现,吊车使用的两根吊带,一根破损严重属于报废吊绳,一根无合格证无法查看吊重等关键信息,迅速上报并组织人员整改,经研究决定,对其通报表扬并奖励400元......”,近日,蜀南气矿在企业公示栏上对当月的内部隐患报告奖励情况进行通报。
这是泸州市江阳区推动完善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一个缩影。
为更好推动企业落实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江阳区坚持以机制创新为牵引,聚焦“带着专家教+示范典型带+借力巡查督”三大抓手,推动隐患治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防御”转变,为织密安全生产长效管理网络夯实制度根基。
“江阳区生产经营单位有8万余家,其中小微企业占比高达90%,安全管理经验不足,对于推动落实内部报告奖励机制有难度,作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不仅要从面上建章立制,还要从点上助企落实”,江阳区应急管理局主要负责人介绍道。
为全面提升企业问题隐患排查能力,江阳区安办分行业聘请专家,联合相关单位深入重点企业开展隐患排查整治现场教学,由专家先行讲解有关标准规范,再组织企业员工限时开展隐患排查竞赛,最后由专家对隐患排查情况进行点评。
“以前晓得公司制定了隐患报告奖励制度,但是自己能力有限,能发现的都是一些皮毛的问题,今年经过几次培训后,我已经主动报告过几次隐患了,把奖金兑过手了,这个制度真的是双赢......”,泸州鑫鑫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一线工人熊超说道。
同时,江阳区安办定期调度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落实情况,分行业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示范企业,组织同行业领域的其他企业到示范企业进行交流座谈、现场观摩,推进同行业企业互学共进,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在我们商贸行业中,万象汇建立了‘发现-报告-整改-奖励’的闭环管理机制,细化了‘随手拍-即时报-分级审’流程,对员工发现的隐患立即响应进行整改闭环,对报告隐患的员工及时给予礼品或现金奖励,切实提升了隐患排查整治的质效”,江阳区商务和经济合作局安办负责人吴坤介绍道。
“我们将该制度落实情况作为安全巡查和执法检查的必查项,对主动开展自查自纠的企业免于处罚,实行正向激励;反之,对制度落实不力的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督促提醒、通报约谈和执法处罚,实行反向惩戒”,江阳区安办副主任周正蓉表示。
据统计,截至目前,该区有2600余家企业已建立较为完善的企业内部隐患举报奖励制度,其中非煤矿山、石油天然气开采、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领域已实现全覆盖,累计报告问题隐患3534项,奖励58万余元。
下一步,江阳区将把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与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互联网+执法”等重点工作有机结合、统筹推进,在畅通报告渠道、积极落实奖励等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助力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全面筑牢安全生产“人民防线”,推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