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润江城!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打造城市书房“文化灯塔”
芜湖,这座承载千年文脉的城市,正因一群青年志愿者的坚守而焕发新的文化生机。自2019年启动以来,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墨韵古今,书香城市”芜湖城市书房文化育人志愿服务项目已走过六个春秋。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志愿队的志愿者们以青春之力深耕文化服务,构建起集“阅读推广、童乐守护、历史传承”于一体的城市文化驿站,为“书香芜湖”建设注入青春动能。项目累计组织志愿者2100余人次,服务市民超6万人次,2024年认证志愿时长7000余小时,与江湾书院、镜湖书苑等20余家城市书房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成为校地协同育人的亮丽名片。
一、墨香传薪,悦读筑梦
在芜湖的各大书房里,活跃着一群特殊的"悦"读使者。志愿者们以建设书香社会为己任,精心整理图书分类、打造特色阅读空间,让每本典籍都找到最佳归宿;他们通过策划的读书分享会,不定期邀请学界专家与市民深度对话,让阅读突破个人的精神港湾,升华为群体智慧的交响共鸣。这些文化实践不仅点亮了市民的精神生活,更让全民阅读蔚然成风。
2024年5月25日,"从芜湖看世界"系列读书会首期活动在安徽文化名人藏馆隆重启幕。该品牌项目由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华文出版社与芜湖市图书馆三方联动,开创了高校与公共文化机构协同推广全民阅读的新范式。通过构建高品质文化传播平台,既彰显了芜湖深厚的人文底蕴,也为书香城市建设开辟了创新路径。
为丰富小朋友们的课后生活,历史学院“青研有为”志愿队于2025年3月2日、9日、16日开展故事妈妈团公益读书会活动。历史学院志愿者充分发挥师范优势,在课堂中做好科普和帮助小朋友们更好掌握绘本内容。另一方面,志愿者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课程录制与后期制作,以数字化手段延伸阅读服务的辐射范围,为童书阅读推广注入持久活力。
二、笑语润芽,慧心育苗
在城市喧嚣中静静绽放的文化绿洲里,城市书房正以"第二课堂"的独特身份滋养着少年成长。志愿者们精心策划的系列活动如春日的细雨沁润童心:巧手生花的创意手工课激发无限想象力,奇幻的绘本阅读打开文学世界的大门,妙趣横生的科学实验播撒探索的种子。孩子们在知识的浸润中绽放笑颜,成长的足迹在书香与欢乐中愈发坚实。
2025年3月1日,历史学院白马书院第一小队前往芜湖白马书院,开展了一场以“探索多民族文化的秘密—朝鲜族”为主题的历史科普活动。志愿者王丹阳以生动讲解、图文展示及趣味游戏相结合的方式,带领孩子们穿越时空长廊:从长白山下的民族起源到独具特色的象帽舞与泡菜文化,从"阿里郎"的悠扬曲调到朝鲜族同胞在现代化建设中书写的动人篇章。孩子们专注的目光中跃动着求知的光芒,互动环节此起彼伏的抢答声将气氛推向高潮。当稚嫩的童声说出"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时,民族团结的种子已然在幼小心田生根发芽。
次日傍晚,"繁星·春水"志愿队的吴静怡等五名志愿者在江湾书院开展特色志愿活动。志愿者们将环保知识科普与创意手工制作巧妙融合,孩子们在变废为宝的实践中感悟生态智慧,灵巧的双手将环保理念化作件件充满童趣的作品。这场寓教于乐的绿色课堂,让可持续发展的种子随着春风悄然萌发。
三、承古开新,化育无声
在服务市民的同时,该项目以传承江城文脉为己任。志愿者们通过深入挖掘本土历史故事,以主题宣讲、情景演绎等多元形式活化历史记忆。在镜湖书苑、芜湖古城占川书局等地开展的红色文化主题宣讲,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活力;精心策划的历史变迁主题展览,则通过老照片、文献资料与影像纪录,带领市民穿越时空长廊,感受城市文化底蕴。
2025年3月15日,“青研有为”志愿队队长何煦冬带领队员以"镜湖公园的前世今生"为切入点,将芜湖开埠文化、城市发展与生态建设脉络相融合,通过故事化叙事、互动问答等寓教于乐的形式,激发青少年"筑梦家乡"的责任担当。
四、硕果累累,成就斐然
项目获第六届安徽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第七届安徽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2023年“志愿汇之星”组织奖、2023年“书香安徽”全民阅读推荐活动、2023年弋江区全民阅读服务先进组织等荣誉。
“墨韵古今,书香城市”芜湖城市书房文化育人志愿服务项目不仅得到了市民的认可,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项目相关事迹被学习强国、安徽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20余次,成为芜湖文化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
展望未来,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将继续深化“高校+书房”模式,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活动形式,让书香飘满芜湖的每一个角落。在这里,每一本书的翻动声,都是文化传承的律动;每一次志愿服务,都是志愿者与市民的双向奔赴。“共读一本书,共建一座城”,我们一直在路上。 (王沐伽宁 李浩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