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市创新实施“双百双进・先锋齐训”行动激活基层党建新动能
在亚洲最大的6842亩古楠木林里,72岁的“银发宣讲员”潘金水正带领寿昌镇新发展的党员们穿行在千年古树间,他指着一棵树围4.8米的古楠木说:“当年我们党员带头签订生态保护公约,用30年时间把这片荒山变成了‘绿色银行’。”在观景台授课时,他掏出泛黄的党员会议记录本,展示当年党员们用红手印承诺“不砍一棵树”的场景。他结合自身经历开发的《楠木林中的绿水青山》课程,将授课现场设在楠木观景台,通过“行走的党课”讲述镇村党员干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守护亚洲最大古楠木林的故事,这也是建德市创新开展“双百双进・先锋齐训”行动的生动缩影。
斑驳树影间,党员们或驻足聆听,或用手机记录,沉浸式感受“党建红”引领“生态绿”的生动实践。这种“把讲台搬到林间,将理论融入故事中”的教学模式,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近日,建德市开展了“双百双进·先锋齐训”行动暨全市党员教育培训开班仪式,通过“主课堂+分课堂”模式,以《争做新时代忠诚干净担当的优秀共产党员》党课为开篇。此次行动拟通过“百名讲师上讲台、百堂党课下基层、培训阵地进镇村、万名党员进党校”四大工程,构建起“市级统筹、乡镇主抓、村社兜底”的三级联动党员教育培训体系。
在师资建设方面,建德市创新建立“1+16+X”党校体系,组建由领导干部、党校教师、乡土专家等构成的“百名骨干讲师团”。在课程设置上,建德市围绕“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三大领域,精心打造70堂精品课程库,并动态更新30门特色课程。“作为新时代党员,我们既要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更要成为乡村振兴的冲锋者。”在寿昌镇山峰村四季果蔬共富工坊的智能温控大棚里,32盏植物生长灯将棚内照得通明,杭州市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杭州市乡村产业技能大师汪建国正通过物联网传感器监测番茄苗情,“这个采用无土栽培技术,每亩产量可达5000斤。”他边示范种苗移植、枝条修剪、控温控水等技能,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工坊运营模式,现场党员及农创客听得津津有味。
“党员教育既要入脑更要见行,我们将在寿昌镇建立‘走村访户’学堂、在更楼街道建立‘合作共富’学堂,在梅城打造‘千鹤妇女精神’沉浸式红色教育基地,就是要让党员在实景教学中感悟初心使命。”建德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建德市将持续深化“双百双进・先锋齐训”行动,通过探索“学时银行”管理、流动党员“两地双管”等创新机制,推动万名党员在乡村振兴一线建功立业。
汪俊 叶宇权 祝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