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选调札记:青春当“向阳”

2025-03-27 16:11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回首在四川省兴文县大坝苗族乡朝阳村度过的两年时光,我想起了春耕生产时田间盛开的野花、炎夏入户时沿路激扬的热浪、秋收打谷时坝里沉淀的稻香和冬日慰问时枝头高挂的暖阳。“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两年的基层锻炼,让我与朝阳村相遇、相知、相守,立为民初心、炼奋斗恒心、强守责决心,“向阳”成长。

从“青涩学生”到“小金书记”,相遇里是“朝阳初升”的满腔热血。初逢朝阳村时我是刚出校门的选调新生,朝阳村也是村建制调整后刚合并的二类村,好似“命运相连”,如何成长是我们共同的课题。驻村后,我迈田间地头,聊家长里短,听民生实事,在国情调研中寻“破题”思路;测土地流转,化矛盾纠纷,办低保申请,在村务实践中学“解题”方法。记忆犹新的是,2023年5月朝阳村突发地震,多处民房受损。危急时刻,我与村组干部奔赴一线排查险情,及时转移安抚受灾群众,在共患难中凝聚了真情义,从“新来的大学生”成为了“小金书记”。越是探索来基层“干什么”、“怎么干”的答案,越感“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字字珠玑。我们要厚植“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初心,在“民之期盼,政之所向”中走好履职尽责的康庄大道。

从“力有不逮”到“独当一面”,相知里是“骄阳似火”的奋斗热情。在融入朝阳村的工作生活后,“千线一针”的基层工作让我压力倍增,不知农事、不沾地气令我事倍功半,于是我保持空杯心态,多学、多看、多问,在抓发展的过程中强本领。我们建水窖、修河堤,实现“旱涝保收”,安路灯、布电缆,确保“灯火通明”,排隐患、改危房,筑牢“安居朝阳”,在破解群众急难愁盼中强化服务保障能力;我们祭先烈、扫墓碑,厚植爱国情怀,筹善款、缮古桥,涵养乡土情结,庆佳节、办活动,营造文化氛围,在充实群众精神生活中提升组织沟通水平。我深知若想“迎头赶上”,还需“烈火炼金”,选择对口联系村内最偏远的三组。山路崎岖,往返飞驰的摩托让我越接地气;夏阳酷暑,灼热难耐的天气让我更能吃苦,终是练就过硬本领。我们要常怀“九层高台起于垒土”的恒心,以“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奋斗书写投身基层的青春篇章。

从“一无所成”到“有所建树”,相守里是“艳阳高照”的光明前景。“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在基层做出贡献、收获成长是所有选调青年的共同愿望,为此我时刻提醒自己保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清醒,确保每一笔经费落到实处,每一项工作尽心竭力,在村内各处留下履职痕迹。焕然一新的宽大村道,拓印着我工程验收时的坚实脚步;提质进位的稻渔园区,回响着我建言献策时的铿锵话语;从无到有的秀美河堤,沉淀着我躬身种花时的辛勤汗水;声名鹊起的红色景点,流传着我领队参观时的深情述说......这两年我与朝阳村共成长。我们要牢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担当创造乡村振兴的光明前景。

青春之路,“向阳”之路,每一处皆是风景。展望未来,愿我和朝阳村不忘“向阳”初心,砥砺前行,愿所有选调青年在基层奋斗中茁壮成长,谱写青春华章。(兴文县大坝苗族乡  金通)

【责任编辑:徐海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