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强化科技赋能 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安徽省合肥高新区依托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多个领域开展安全风险和隐患的主动感知及预警预测预防,以“智”助“治”,努力实现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的转型。
一是工贸领域。投入570万元建成省内首个工贸企业智慧安全监管平台并顺利通过专家验收,将9家试点企业48处重点区域纳入24小时在线监管,目前系统通过“前端感知+后台算法”每日识别并发送预警报警信息30余条,准确率超90%。
二是特种设备领域。完成全区6671台电梯智能终端安装,并不断完善提升电梯智慧管理系统功能,对电梯的运行速度、停靠楼层准确性、门的开关状态等关键运行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出现异常,立即发出警报。目前系统共向使用及维保单位推送预警信息8789条,将高新区月度平均困人救援时间压缩至13分钟以内,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三是建筑施工领域。推进全区建筑工地使用视频反三违系统,在建设工地的塔吊、工地出入口等重点位置安装智能捕捉设备点位,对明显的安全隐患作出提醒。目前已在3个在建项目推进使用,安装智能捕捉设备点位25个,识别风险隐患986条,均已通过预警播报等方式及时督促整改,有效提升了“智防”“技防”应用水平,后期将在其他在建项目推广。
四是道路交通领域。园区414台大货车和渣土车均已安装主动防御系统,该系统在车辆转弯倒车时能有效提醒非机动车、行人,机动车避免发生事故。平台对检测到驾驶员超速、疲劳驾驶、拨打电话、抽烟等影响驾驶安全的行为时发出警告或主动采取措施,有效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下一步,合肥高新区将借助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持续推进“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等治本之策,切实提升本质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