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成都锦城学院: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生动实践

2025-03-24 16:48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近日,3节人工智能与大模型应用通识必修课(以下简称“AI通识课”)在成都锦城学院的不同教室里同步进行,覆盖汉语言、大数据管理、法语、日语和商务英语专业共7个班级的学生。据悉,2024年秋季学期以来,该课程在全校范围内全面铺开。认识并理解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运转原理、开发范式,高效使用提示词激发大模型的潜在能力,结合学生不同的专业背景打造更具特色的人工智能体,成为这堂课的‘三阶递进式’教学目标。

来自文化与传媒学院202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1班的徐宁馨同学称,通过AI通识课的学习,她现在已经可以非常熟练地使用Deepseek+Kimi来制作PPT,以及如何通过AI来实现古文转译白话文智能体的应用。“最近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正在海选,其中就有科技类(生成式AI设计方向)的赛道,我觉得这门课程极大地提升了我们对AI工具的运用能力,因此我也很有信心,准备去投稿参赛!”“下一步,我们学院也将推出人工智能与大模型应用微专业,继AI通识课程之后,如果有同学愿意继续深入学习关于人工智能与大模型相关的专业知识,就可以来报名我们的微专业。”成都锦城学院计算机学院专职教师、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组组长姚红告诉记者,成都锦城学院作为应用型高校代表,开设人工智能与大模型应用微专业后,将会推动产学研用深度结合,赋能学生们的专业成长,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

据悉,成都锦城学院正大步走在新技术革命的前列,用人工智能引领教育教学改革, 2018年聘请院士领衔创建“人工智能学院”;从创新实施“三项赋能”(新技术赋能、脑科学赋能、环境赋能),到全校师生实战线上线下混合教育、翻转课堂、“师生数字素养提升行动”……更以“人工智能”为专业支撑,获批全省民办高校中唯一的院士(专家)工作站。并且,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刻融入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努力走在新技术变革的前列。2024年,学校提前谋划,与AI知名企业共建开设2学分的《人工智能与大模型应用》通识课程,是学校推动和落实数字教育的又一具象体现。锦城教师努力以“数字素养认知力、胜任力及创造力”闻名业界,计算机学院副教授、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组组长姚红在全国职业院校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师资培训上,向140余所院校传授人工智能教学经验和实践路径。作为人工智能领域产教融合典范高校,学校已为西南科技大学、武汉软件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院校作《应用型高校AI通识课教学与实践路径》等案例分享。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锦城学院以开设校企共研的“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为契机,主动响应“时代与产业发展”需要,开启“人工智能+教育”双向赋能的新纪元,共促新质生产力建设,共推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为未来科技和社会进步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责任编辑:徐海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