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森林消防总队训练大队扎实开展冬季大练兵
近日,按照国家消防救援局在全队伍持续深入开展冬季大练兵部署要求,黑龙江省森林消防总队训练大队坚持固本强基、提质强能,抢抓冬训黄金期、任务空档期,全面掀起冬季大练兵热潮。
高度重视,强化共识。“人心齐,泰山移”。大队党委历来重视训练工作,把冬季大练兵活动作为谋训强训兴训、提升能力素质的重要手段。在思想认识上,坚持“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抓训练首抓人员思想认识,注重解决训练中的思想问题,充分调动人员训练积极性、主动性,在统一思想、深化认识中助推训练质量提升。在组织领导上,成立由主官任组长的组织领导机构,逐级明确责任,形成“主官主抓、分管专司,以上率下、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合力推动”的强劲态势,确保训练工作正规、有序、高质、高效落实。在推进落实上,及时召开党委会、队务会、支部会、班务会、指战员大会,及时传达上级指示精神,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研究制定措施,专题动员部署,形成抓训共识,激发参训热情,实现“要我练”到“我要练”的转变。
精细筹划,精心准备。“充分的准备是成功的关键”。大队充分利用训练预备期,扎实细致做好冬季大练兵各项准备工作。在方案制定上,反复研究大练兵通知精神和指示要求,认真完善本级方案,合理制定推进计划,丰富拓展训练内容,择优选取配套活动,细化实化推进步骤,创新灵活方法措施,做到细而又细、实而又实,确保符合实际、实用管用。在内容选取上,结合大队职能任务、人员能力素质和建设发展实际,突出森林防火灭火和特种灾害救援两条主线,本着“缺什么、补什么,急用先训、管用多训”的原则,择优遴选涵盖基本理论、基础体能、专业技能、组织指挥、实战演练等多个方面训练内容,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提能力、增本领。在训练准备上,及时修缮训练场馆,补充教学教具和器材设施,更新批注式全科目教案,制作配套课件,开展试讲示教和评教评学等活动,培养示范人员,建立教练员档案,完善大队教学体系,细化教学分工,全面做好复训补训和新年度开训各项准备。
严密组织,注重质量。“疾风知劲草,烘炉淬精兵”。大队注重在“科学组训强素质、立足实际砺精兵”上下功夫、用气力,全面提升指战员能力素质。在训练编组上,将教学组和公勤班、及格和不及格人员分别编组施训,区分层次、分类细训,因材施教、因人施训,不搞“一锅煮”“一刀切”,避免出现“吃不饱”“消化不了”等问题。在训练重点上,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助力素质好的破解瓶颈、实现突破、锦上添花,帮助素质差的补齐短板、迎头赶上、雪中送炭,带动素质中游的蹄疾步稳、策马扬鞭、再接再厉。在组训方法上,遵循训练规律,循序渐进,科学组训。采取理论授课与实践操作、操场训练与实战演练、强化训练与趣味训练、集体训练与个人挑战相结合等方法,打破固有思维,创新训练模式。与院内集训队建立共训共建机制,交叉任教,教学相长,互促共进。
多措并举,强化保障。“优质保障力催生打赢战斗力”。大队党委一致认为“要想战斗力有保证,保障工作必须跟得上”。在训练保障上,在补充完善本级教学和训练保障基础上,积极拓宽保障渠道,到省消防救援总队训练与战勤保障支队参观见学,建立互助互补互通、共享共用共建机制,全面提升综合保障效能。在政治保障上,充分发挥政治工作服务保障效能,及时做好训练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指战员参训热情,积极营造“比学赶帮超”浓厚氛围,为训练工作提档增速、提质增效。在后勤保障上,针对东北地区寒冷天候实际,突出抓好训练中滑倒摔伤、冻伤失温,训练后寒风受凉、感冒发烧等问题防范,购置补充常用药,每天消毒杀菌,全面做好卫生防病工作。科学调剂饮食,合理搭配膳食,保证指战员吃饱吃好、吃出战斗力。
筑牢底线,确保安全。“训练安全无小事,防微杜渐是关键”。大队党委把训练安全工作作为重要议事日程、底线工程常抓不懈、紧抓不放。在思维理念上,教育引导指战员充分认识“抓安全”与“抓训练”的辩证关系,把从严训练、提高训练水平和保证训练安全统一起来,牢固树立“抓训练就是抓安全,严格训练出安全、抓训练需要抓安全”的观念,深化思想认同,强化安全意识,树立底线思维。在训练组织上,坚持把安全工作贯穿训练全程,时时想安全、处处讲安全、事事抓安全,紧盯训练安全不放松,始终紧绷“安全弦”。坚决摒弃危不施训、险不练兵的消极思想,认真执行训练规定,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细化实化安全措施,着力夯实安全根基,有效防范安全事故。在制度落实上,固化执行议训议安全制度,定期召开安全形势分析会,对训练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和预先防范。严格落实“训练前的安全教育、训练中的安全防范、训练后的安全讲评”制度,强化“练前热身、练后放松”理念,坚决杜绝超限度、超速度、超强度、超进度训练,防止发生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