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弘扬黔茶文化 培养黔茶工匠
寒假已步入尾声,回顾假期有人选择“诗和远方”,踏上了说走就走的旅行;有人选择提升自我,扎入知识海洋肆意遨游;有人选择陪伴家人……在贵州经贸有一群爱茶的学子们,选择踏上“长征路上·寻踪黔茶文化”的旅程。在黔地山水间,品茶香四溢,在长征历史中,悟文化与传承。
寻踪黔茶文化
寒假期间,学院组建20支师生团队深入贵州省各地州市,开展了“长征路上·寻踪黔茶文化”实践活动。
在六盘水市,旅游管理系7名师生代表组成的调研团队先后实地走访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水城、盘县等长征途经地,探访了当地的茶园、茶厂以及茶文化博物馆,深入农户家中,现场观摩古法炒茶技艺,感受传统制茶工艺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在安顺市,教育科学系8名师生带着“如何利用传统节日、用好地方茶俗,弘扬茶文化?”的疑问,走进当地茶企,深入采访了企业在技术创新、茶文化传播与推广、茶叶销售等方面的情况。
在遵义市,机电工程系8名师生走进务川县、道真县,通过入户访谈、座谈以及实地观察等方式,对仡佬族的茶历史、油茶的制作工艺、茶歌以及茶具等方面开展了调研。

(图为:学院师生进行茶文化实地调研现场。)
贵州,是中国革命的圣地、福地,红色旅游资源富集。同时,贵州也是茶的故乡,茶文化的重要起源地。在贵州,一个个红色故事、一株株古茶树,如同璀璨的宝石镌刻在黔山秀水间,构成了贵州独特的文化。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师生们深刻体会到,贵州的茶文化与红色文化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这片土地上的独特魅力。在调研过程中,他们不仅被茶香所吸引,更被感人的历史故事所打动。他们看到了茶农们辛勤的劳作,听到了茶歌里传唱的故事,感受到了油茶制作工艺中蕴含的智慧与匠心。这些经历让他们对黔茶文化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地认识,也让他们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敬意和热爱。
传承黔茶文化
“世界茶的源头在中国,中国茶的源头在贵州”,贵州作为中国种茶、制茶和饮茶最早的地区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茶文化历史。
近年来,全省深入贯彻国发〔2022〕2号文件“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战略定位,践行“两山”理念,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如何把贵州茶产业文章做足做细,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省内最早开办茶叶生产与加工等涉茶专业的学校,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茶文化底蕴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在深挖黔茶文化、做好黔茶文化传承上深耕细作。
黔茶文化+课程体系
早在2010年,学院与协会、企业紧密合作开展黔茶文化融入职业教育德育路径研究,学院将黔茶文化的育人理念,分别融入公共课、专业课、核心课、实践课中构建了黔茶文化课程体系。结合黔茶文化的特点,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资源,如黔茶文化教材、教学视频、教学案例等开发了黔茶文化教学资源。此外还通过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黔茶文化。如本次寒假,组织学生开展黔茶文化的调研,就是项目式学习的典型做法。
黔茶文化+载体平台
学院依托都匀毛尖茶市域产教联合体、黔茶产教融合共同体,联合政校行企,共建共享“一堂一廊一园一馆”科普平台、实践平台、研创平台,开展黔茶文化传播、研究与创新,拓展黔茶文化的实践育人阵地。开展“贵州白茶品鉴”讲座、“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活动、“都匀毛尖技工”培训等。近日,学院师生作品《“悟空”悟茶》在“我心中的思政课”第八届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评选中获国家级三等奖,作品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黔茶文化,助力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也进一步推广了黔茶文化。
黔茶文化+师资队伍
学院在校内,实施“黔茶文化+”领航班提升培训等计划分层分类培养黔茶名师名匠。打造名师工作室7个,培育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劳模1人、贵州省茶技术能手11人、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7人,建有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省级教学创新团队1个。在近期召开的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成立70周年纪念会上,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茶学系副主任牟杰被授予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他结合所授课程《茶叶审评技术》在“讲好中国茶故事,提高中国茶文化软实力”的背景下,通过教育学生对中国传统茶文化精神的领会,以“五爱”教育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做到了“课课有思政,润物细无声”。教材内容还将提出的“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在全国高职院校中被广泛使用,评价极高。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评为“十四五”规划教材。
弘扬黔茶文化
近年来,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弘扬黔茶文化,为贵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4000人,学生就业率持续达98%以上。其中,学生吉章贵等10人获“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学生杨娣等18人获“贵州省技术能手”。135名毕业生创办企业,其中年产值1000多万元的企业达10家。
此外,学院开展的高素质农民培训、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力提升等培训5215人次;开展茶艺师、评茶员等职业培训11520人次;承办全国调饮师、茶艺等技能大赛服务影响18542人次;开展茶文化“五进”活动辐射影响13580人。

(图为:学院茶学系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寻茶记”志愿服务团队在都匀市归兰乡富裕村,与茶农一起研究茶叶长势、进行土壤、茶树栽培品种分析。)
高职院校作为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重要阵地,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始终扛起黔茶文化传承的旗帜,培养更多黔茶工匠,为黔茶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