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经开区:创新安全宣传模式 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在追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安全生产始终是底线与红线。安徽滁州经开区紧密围绕“贴近实际、创新驱动、精准服务”原则,通过多维度、分层次的精准化宣传与协同化治理,积极探索安全宣传新路径,有效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为区域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一、聚焦关键群体,夯实安全责任根基
经开区深知,抓住关键群体,就能牵住安全生产的“牛鼻子”。一方面,紧盯企业主要负责人这一“关键少数”。在节假日、重大活动等重要节点,精准推送安全生产提示短信及事故警示信息,仅2025年春节前后就发送1500多条,让安全责任意识入脑入心。同时,借助安全生产互助管理联盟的力量,旗下金属冶炼、粉尘涉爆、有限空间等5大联盟覆盖76家企业,盟主单位发挥“头雁效应”,带动成员企业互查互助,共享安全管理经验,形成良好的安全管理氛围。
另一方面,激活园区内专业人才这一“专业力量”。整合36名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消防师等专业资源,对企业开展“一对一”帮扶指导,为风险防范、隐患排查等提供专业技术支持。此外,积极推广隆基乐叶叉车防碰撞系统、智慧物联安全平台以及博西华双重预防信息化平台等标杆企业的创新安全管理案例,通过案例分享会、现场观摩等形式,让先进经验在园区内开花结果。
二、创新培训模式,锤炼实战过硬本领
为提升企业安全管理的实战能力,经开区在培训模式上大胆创新。“安全夜校”成为靶向赋能的重要阵地,针对出租厂房、危化品使用、涉爆粉尘等重点领域,2024全年开展7期专题培训,300余家企业的381名安全管理人员从中受益。培训内容注重实操技能,涵盖法规解读、应急处置等,并且根据企业反馈和行业风险变化,动态优化课程,增设新能源储能安全等新兴领域课程,引入VR模拟演练、事故情景复盘等互动形式,让培训更加生动有效。
同时,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作为有力支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企业提供隐患排查、体系完善等“定制化”服务,重点强化风险防范、应急管理等薄弱环节。建立“专家检查-企业整改-复查验收”全流程管理机制,切实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三、深化协同共治,构建长效安全机制
经开区着力构建协同共治的良好局面,搭建互助共享平台。联盟内企业定期开展交叉检查,采用“查隐患 +学经验”双模式,促进整体安全管理水平提升。
在政企联动方面,经开区做到精准服务。根据企业规模、行业特性制定“一企一策”宣传方案,小微企业侧重基础规范培训,大型企业聚焦智能化升级。对安全管理成效突出的企业给予政策倾斜,如优先推荐评优、减免部分检查频次,激发企业主动加强安全管理的内生动力。
四、展望未来,持续优化升级安全宣传
经开区在安全宣传工作上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清晰规划了下一步优化方向。进一步扩大联盟覆盖面,将更多中小微企业纳入互助联盟,并针对生物医药、锂电池等新兴行业增设专项联盟。同时,强化成效评估,建立安全宣传效果量化指标体系,如企业隐患自查率、员工应急技能掌握率等,定期开展第三方评估,确保安全宣传工作更加科学、有效。
滁州经开区通过“关键人带动、专业化赋能、联盟化协同”的立体化宣传模式,实现了企业从“被动应付”到“主动防控”的转变。未来,经开区将进一步融合数字化手段,推动安全宣传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升级,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持续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