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桐城:按时完成省级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试点工作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安庆桐城:按时完成省级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试点工作

2025-01-22 16:26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2024年,桐城市按时完成省级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试点工作,这一成果体现了桐城市委、市政府对桐城市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相关部门在实际工作中所展现出的高效执行力和组织协调力。

为进一步推进桐城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工作,充分发挥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在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提升中的重要基础性作用,2024年初,桐城市入选省级县域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试点单位。通过编制实施方案、积极开展应用试点建设,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落地应用案例和经验做法,持续推进县域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数据更新和成果应用常态化工作机制。

一是完善山洪灾害预警系统,提升监测预警能力。为强化预警能力提升,推动普查成果在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中的应用,精准识别山洪灾害风险防控的重点区域和潜在风险点,桐城市在龙眠河、大沙河、孔城河和挂车河主要支流新建双新、新渡、鲁王、范岗、卅铺5个防汛抗旱领域应急系统(水文部分)水位站,以完善山洪灾害预警系统,提高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

二是加大工程防御设施的建设力度,提高洪涝灾害应对能力。针对洪水隐患,桐城市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边普查、边应用、边见效的原则在洪涝灾害防汛重点镇双港镇结合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菜子湖影响处理工程(桐城市)相继建设1处堤防、2处护岸、3座涵闸和3座泵站工程,以应对洪水自然灾害,提高洪涝灾害应对能力。

三是推进镇级应急避难场所试点建设,助力应急救援能力。镇级应急避难场所是防灾减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发生时,为群众提供安全的避难空间。2024年桐城市在金神镇改建完成一个镇级应急避难场所示范点,可容纳5000余人。

四是加强消防救援能力建设,提升基层防灾减灾能力水平。桐城市森林面积45374.94公顷,森林覆盖率31.24%,为I级森林火险县,辖区内8个山区镇(街)为森林防火区高火险区。结合桐城市地理环境、人口分布和灾害风险等因素,桐城市科学规划消防站建设,陆续在建和投入使用范岗镇、新渡镇、大关镇等消防站,实现快速响应和有效救援。

作为县域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试点单位,桐城市累计投入资金约7000余万元。通过此次试点,桐城市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还为兄弟县市的普查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未来,桐城市将继续深化普查成果的应用,推动桐城市防灾减灾救灾体系不断完善,努力实现防灾关口更靠前、减灾基础更牢固、救灾保障更有力。

【责任编辑:徐海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