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建强五大体系提升基层应急消防治理能力
近年来,杭州市紧密围绕省、市基层应急消防治理体系建设要求,以“站队融合、防救结合、以防为主、救早灭小”目标,建强基层组织领导、工作运行、风险防控、应急处突、支撑保障等工作体系,搭稳基层应急消防“四梁八柱”,初步构建起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反应迅速的基层应急消防治理体系。
一、强化党的领导,建强基层组织架构体系
一是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全市191个乡镇(街道)建立由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双组长的应急消防管理领导小组,分管综合治理副书记担任常务副组长并分管应急消防管理工作,每季定期研究、防范化解重大风险。3253个村(社区)组建由村社党组织书记担任组长村社应急消防管理工作组,统筹协调本辖区应急消防管理工作。
二是强化“站”的全面统筹。191个镇街全部建立应急消防管理站(以下简称“应消站”)作为镇街统筹应急消防管理工作的内设机构,按照一、二、三级站标准配备不少于8、6、4名专职人员。156个应消站实现机构单独设置,单设率81.6%,35个应消站在平安法治办公室挂牌运行,共配备专职人员1762人。
三是强化“管”的力量下沉。在每个村(社区)建立微型消防救援站的基础上,建成区镇街以“5分钟消防救援圈”建立区域性微型消防救援站(以下简称“区域微消站”),非建成区至少建设1个区域微消站或1支专职消防队,负责辖区灭火救援、消防巡查和宣传教育等工作。区域微消站配备不少于8名专职人员,专职队按照一、二、三级队分别配备不少15、12、10人。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区域微消站390个,配备专职人员3000人,建成专职消防队61支,配备专职人员871人。
二、强化责任落实,建强基层工作运行体系
一是工作职责清单化。会同市委编办、市委社工部制定下发乡镇(街道)、村社网格应急管理工作职责,明确网格正、负面工作清单事项。各镇街按照“三管三必须”原则明确相关业务科室、公安派出所等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工作职责,编制并动态修订乡镇(街道)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简明实用的村(社区)应急预案,制定重点岗位应急处置卡,明确各环节责任人和应对措施。
二是“三位一体”常态化。按照应消一体、站队一体、防消一体要求全面推进基层应急消防深度融合。应消站立足“统筹协调”,专职消防队、区域微消站立足“防消联勤”,平时,由应消站统筹开展巡查检查,战时,由应消站统筹辖区有关应急救援力量开展应急处置,发生火灾时接受消防部门统一指令开展灭火救援工作。
三是工作机制制度化。应消站充分发挥“小安委办”“小防减救灾办”统筹协调作用,定期开展风险研判、组织开展联合检查,建立运行工作例会、工作提示、工作督办等机制,有效运行防汛防台1833工作体系,确保责任层层落实到位。
三、强化规范管理,建强基层应急处突体系
一是统一站队建设标准。根据《乡镇(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建设与运行规范》等标准规范开展应消站、专职消防队、区域微消站规范化建设,统一办公场所、训练场地和物资储备,规范标识标牌、人员服装和车辆装备配备,确保“有站点、有人员、有器材、有战斗力”。至目前,191个应消站、61支队专职队、390个区域微消站全部通过市级达标验收。
二是整合基层救援力量。构建“综合+专业+社会”基层应急救援力量体系,推动力量下沉、保障下倾。整合现有民兵、预备役人员、警务人员、医疗人员、红十字救护员等力量,镇街建立1支50人以上的综合应急和消防救援队,村社建立1支30人左右的应急突击队,根据指令第一时间集结并开展应急处置。至目前,全市镇街综合应急和消防救援队队员1万余名,村社应急突击队队员10万余名。
三是培育社会救援力量。积极培育引导社会应急力量建设,开展社会救援队伍分类分级规范管理体系建设,按照建筑物倒塌搜救、山地搜救、水上搜救、潜水搜救、应急医疗救护五个专业类别和能力建设一级、二级、三级(从高到低排列)三个等级,全面测评全市社会救援队伍能力。今年以来,镇街应急消防力量参与火情扑救7000余次,早于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到达现场4000余次,独立处置小火情3200余起;梅汛、台汛期间,应急消防管理站统筹这些救援队伍,转移安置群众5.2万人次,处置险情193起,成功避险5起23人。
四、强化事前预防,建强基层风险防控体系
一是常态排查检查。由应消站统筹镇街业务科室、专职消防队、区域微消站和村社网格等有关力量,按照“三分两全”(分层、分级、分类开展检查,监管对象检查全覆盖、隐患整改全闭环)开展检查。
二是落实闭环整治。在排查基础上,推动各类风险隐患的整改和治理工作,并及时将未按期整改的隐患分级流转至属地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区消防救援大队等,配合落实隐患整改闭环和违法行为查处等措施,确保隐患问题全闭环。今年以来,累计巡查检查各类单位、场所150.6万家次,发现整改隐患12.3万余个,办理安全生产和消防执法案件1.8万余件。
三是深入安全宣教。通过走村入户等形式广泛开展消防宣传五进、专题培训及应急演练等活动,不断增强老百姓消防安全意识和逃生技能。今年新建提升应急(消防)体验场馆18个,基层开展应急宣讲4300余次,开展各类应急演练6500余次,参加人员42.9万人次。
五、聚焦发展动能,构建支撑保障体系。
一是加强培训教育。将应消站、专职队、区域微消站、网格等人员全部纳入能力提升范围,市级统一确定月度培训计划,市、区县、镇街分层实施。今年以来,全市已累计培训1.8万人次。全面推进基层人员“持证上岗”,开发模拟考试小程序,全省首创辅助人员工作证即考即领模式。至目前应消站人员持证率达99.03%。
二是落实资金支持和行政奖励。市应急管理局、市财政局联合出台《杭州市应急管理及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022年起每年对基层应急消防管理站建设、救援队伍能力提升及救援装备补充等进行专项资金补助,市级累计发放专项资金2811万元,为基层应急消防建设“输血”蓄能。今年对各区、县(市)及乡镇(街道)在梅汛和台汛期间有突出表现的50个集体和10名个人给予行政奖励。
三是推动数字赋能。推动应急消防工作深度融入“141”体系,整体嵌入平安法治模块,全面迭代升级“应急消防应用”,建立不同隐患流转路径,按照谁检查谁闭环的原则,立整立改隐患当场闭环,涉及跨层级、跨部门的隐患转为事件流转,按“141”平台办理流程实现闭环。至目前,应急消防应用实现191个镇街使用全覆盖。(陈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