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明光:防范应对今冬明春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
经与气象部门会商研判:今冬明光市将有较为明显的阶段性低温雨雪天气,出现区域性寒潮的可能性较大,对该市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及群众生产生活等带来不利影响,为切实做好低温雨雪冰冻等灾害的防范应对工作,明光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发展和安全,充分发挥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的统筹协调作用和行业部门的专业优势,形成防范应对合力。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顶格部署防范应对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深入一线调研道路交通、安全生产、能源保供等重点行业部门,就防范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提出具体要求和部署,要求相关单位积极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确保全市人民开心过年、安全过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静组织减灾委相关成员单位召开专题会议,具体部署和落实防范应对措施。
二是加强会商研判,及时发布预警提示。应急、公安、住建、水务、交通、气象等部门及时开展滚动会商和信息共享,分析研判天气变化趋势,研究防范措施。视情对所有过境驾乘人员发送温馨提示短信,提醒驾乘安全,气象部门及时变更发布气象预警信息,应急管理部门主动发布综合灾害天气预警信息并适时启动《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应急响应,提示各行业做好防范措施落实,要求各相关单位按职责抓好责任落实,确保各类生产安全。
三是强化隐患排查,盯牢盯紧重点领域。紧盯人员密集性场所、多业态混合经营场所、“九小场所”等三类重点场所消防安全和一氧化碳中毒等次生灾害发生,盯牢户外沿街广告招牌、大跨度构筑物、农业大棚等重点部位,严防次生灾害发生。交通运输、城管执法等部门组织国省干道、市政道路、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窄桥窄路等重要路段的路况巡查排查,落实必要疏导和管控措施。住房城乡建设、水务等部门组织建筑施工、供气、供水管道、水管、水表等隐患排查,并落实防冻保暖措施。教体、民政、卫健、商务等部门组织对学校、养老院、医院、商超、农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消防安全隐患排查,督促相关场所落实防范措施。应急管理部门对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全力防范遏制各类事故发生。农业农村部门对农业大棚等设施农业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减少灾害性天气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各乡镇(街道)加强对特困供养人员、低保户、脱贫户、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的排查关爱,关注家庭取暖用火用电安全管理,谨防火灾和一氧化碳中毒,严防底线事件发生。
四是做好防范准备,全力做实安全保障。立足于防大灾、救大灾,“从最坏处着眼、作最充分准备、向最好处努力、争取最好结果”,备齐备足各类应急抢险物资、机械及生活物资。全市各级储备融雪剂1000余吨、防滑石料500余吨,并根据天气情况适时增采增备,备有各型铲雪车辆150余台、雪铲1500余把及铁锹若干,保证除冰除雪应急作业需求;储备棉被2300床、毛毯950床、大衣2400件、棉衣裤750套,以满足人民群众受灾需要;与相关超市协议储备方便面、火腿肠、矿泉水等简易生活用品。对连续长陡坡、桥梁路面提前备足融雪剂、防滑石料,前置除雪设备、推进设备等,落实除冰、防滑措施。强化城乡建设、城市公用行业保障、农业农村等领域灾害防范应对,全面做实各项准备,做好安全保障。
五是谨记“人民心”,牢牢守住民生底线。涉及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等行业和单位加强相关基础设施检查检修,确保安全稳定运行。开展商超、菜场等民生场所检查,管好“米袋子”“菜篮子”“油罐子”,严防哄抬物价的市场行为,保障市场稳定;做好全员上街入区清理城区干道、小区积雪,服务群众出行和生活的准备;积极向上级争取申请御寒救灾物资,保障群众安全过冬、温暖过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