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蓝护山河——四川森林消防总队把授旗训词精神牢记心中、见诸行动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蜀蓝护山河——四川森林消防总队把授旗训词精神牢记心中、见诸行动

2024-12-17 10:46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11月8日晚,虽然“飞架生命桥”的故事第3次被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搬上舞台,但紧张惊险的救援故事、消防员雄壮有力的舞姿依然点燃了西南民族大学新星剧场,台下观众阵阵掌声把整台晚会推向高潮的同时,也把大家的思绪拉回到2022年9月5日那个地动山摇、山河呜咽的日子。

在抗震救灾一线交双份合格答卷

当时突如其来的四川甘孜泸定6.8、雅安石棉4.2两个相隔不到4分钟的地震打乱了泸定、石棉两县的平静,沿途不断的塌方滑坡和飞滚巨石隔断了震区与外界的联系,往日令人向往的海螺沟冰川公园和贡嘎山腹地,更是成了全国人们最“牵挂”的地方。

危急时刻,被誉为巴蜀救援铁军的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刚扑灭7场森林火灾未做休整,马上更换装备器材火速赶往地震重灾区泸定县摩西镇、得妥镇,石棉县新民乡、王岗坪乡、草科乡。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见河架艇,连夜挺进孤岛搜索转运伤员、疏散被困群众。

“飞架生命桥”这一幕就发生在地震当天,震中磨西镇磨子沟村,作为第一支抵达的救援队伍,甘孜森林消防支队雅江大队前往青岗坪村转移重伤员时被湍急的磨西河挡住了指战员前进的道路,借着头灯微弱的灯光,雅江大队大队长张国胜看见河水上方有根碗口粗的供水管道,管道上方一米高的地方还有一根油丝绳。

“党员突击队手扶油丝绳、踩着管道跟我来!”张国胜当机立断。供水管细、油丝绳滑,不仅走着不稳、摇摇晃晃,承受不住18人的重量,他带领2名参加过救援救护培训的消防员先行渡河,15名突击队员分批进入。先过的进入村里摸排灾情、初步救治伤员,后续队员一部分在村里砍下树枝、借来棉被制作成简易担架紧急转运伤员,其他队员在河对岸砍树架桥,救援行动忙而不乱、紧张有序。

前突勇士抬着伤员来到河边时,一条一脚掌宽、摇摇晃晃的木桥已经搭好。由于木头特别细,桥很不稳,2名勇士将担架的绳子挂在脖子和肩膀上,一手提着担架,一手扶着绳索一步一挪、小心翼翼地通过,以免造成二次伤害。那一夜,他们先后转运出24名重伤者,疏散300余名村民。

视频图片传出后,各大媒体将他们的救援比肩75年前“飞夺泸定桥”的壮举,四川省省委王晓晖书记称赞他们是“新时代森林消防指战员,朱毛红军传统的继承和发扬者”。

如果说“飞架生命桥”检验了这支队伍的党性与忠诚,那么“强突大渡河”“冲越百米滑坡带”则是这支队伍改革转制后提质强能的生动写照。

有过包括汶川“5·12”、芦山“4·20”、九寨沟“8·8”、康定“11·22”、马尔康“6·10”等9次地震救援经历的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积累了一定应对大震巨灾的经验,但时过境迁,彼时救援理念、装备器材的制衡,很多时候他们并没有发挥最佳救援效能。而这次,经过了4年的补课赶队、提质强能,他们在面对几十米宽、8公里长,浮木瓶罐星罗棋布,高压电线斜拉垂悬,仅靠月光和强光手电辨识的大渡河新民乡码头至挖角村码头段,熟练地卸下冲锋舟、橡皮艇,先锋探路、依次跟上,不仅及时转移省道隧道口被困十余名受灾群众,也为早日挺进路程最远、道路最险、受灾最重、贯通最难、抢险盲点最多的重灾区草科乡赢得了时间。

地震第二天,海螺沟景区通往泸定县磨西镇道路因山体滑坡形成百余米的垂直滑坡带,8名游客被困在一侧是陡峭且不时有滚石滑落的山坡,一侧是滚滚而下的河水,赶来救援的消防员精准抛投绳索固定制作锚点,依托架起的绳桥先踩稳踩实一条路,再2人一组护送8位游客平安转移至海螺沟大桥。为照顾被困游客杜彦庭未满3岁的孩子,消防员王家伟把孩子放进背囊,摘下头盔戴在孩子头上,一步一步爬过峭壁时,被他们亲切地称为“以凡人之躯为百姓披荆斩棘的蓝朋友”。

用授旗训词精神铸爱党为民忠诚

蜕变并非一蹴而就。五年三次转型,不少指战员思想上慢半拍、行动上迟一步。出现了第一次转型坐等装备器材配备和训练大纲下发而懒训怠训,第二次转型虽能全域机动、全灾种救援,但更多是被动受领,聚焦全域全灾谋战研训氛围不浓、措施不实,发现问题的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党委自上而下发起“改革形势怎么看、我的工作怎么干、提质强能怎么办”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引领各级在学习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党的创新理论中对标“七个着力”实践要求,查找个人、单位在转制转改、提质强能中存在的问题不足,学会运用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探索改进措施,教育引领指战员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自觉、文化自信和使命担当,用共同理想信念凝聚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共同意志,担负起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保驾护航的历史使命。

他们借助四川丰富红色资源建立红色教育基地,培养红色讲解员,开展“爬雪山、过草地”重走长征路实践活动,在学党史、传血脉中夯实信仰之基。他们走进三苏祠、前往战旗村在品悟“苏门”家风、汲取“东坡”精神中增强文化自信、强化使命担当;在参观新农村建设、感悟乡村巨变中厚植爱国情怀,固牢信仰之元;他们牢固树立“工作训练看标准、履职尽责看实绩、抢险救援看行动、危急关头看担当”的政治导向,引导指战员在岗位战位、救援一线用“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血性胆气和“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实际行动践行训词精神,铸牢信仰之魂。

“9·5”泸定地震中飞架生命桥组织者,11月8日晚会上受表彰的基层好主官——雅江大队大队长张国胜深有感触。刚接手雅江大队这个多年后进单位时,他打过退堂鼓,也曾有过换个单位的想法,但一想起在汶川“5·12”地震中痛失4位亲人、依然战斗在救灾一线保畅保通的“传令兵”、党的二十大代表、第二届中国消防忠诚卫士母强和总队党委“四看”选人用人标准,他压下内心躁动,扎根雅江一干就是6年。这6年,大队党委连续四年被表彰为“基层建设先进党组织”,三次被表彰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大队先后有8人考入消防救援学院,57名指战员实现在职学历升级或取得相关技能证书,凭着这些实绩,他先后荣立二等功,获评四川省最美应急人、基层好主官。

转制6年来,他们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紧跟时代要求、紧贴形势任务、紧扣消防救援职业特点和消防员精神需求,大胆吸收和借鉴巴蜀文化、藏羌文化、康巴文化、三线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创建了集启智润心的营区文化、前卫时尚的网络文化、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强化认同的仪式文化、发人深省的廉洁文化、催人奋进的战斗文化、永葆初心的红色文化于一体的消防职业文化体系,通过环境熏陶、舆论引导、全员参与、授衔表彰、警示提醒、鼓舞士气、信仰感召,不断强化指战员爱岗敬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崇尚荣誉、清正廉洁、精技强能、竭诚为民的崇高理想和高尚情怀。这次在西南民族大学新星剧场演出的“蜀蓝映山河”主题文艺汇演就集中展示了他们编排创作的既有队伍阳刚之美、又有健康高雅情趣,反映队伍抗洪抢险的舞蹈“生命之舟”,既有思想道德熏陶、又有心理服务疏导,取材队伍遂行综合救援任务的音乐情景剧“为你守护”……

这些描摹巴蜀救援铁军践行“两个至上”,担当人民“守夜人”的“自画像”,始终鼓舞激励着广大消防救援人员不忘初心,永远做“听党指挥、竭诚为民”的忠诚卫士。

研训法战法创新强打赢制胜本领

随着应急救援事业的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期许的增长,党和人民对消防救援队伍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转制6年来,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完成了从“冬春防火、夏秋抗洪、全年防震”一主两辅定位,到多灾种“灾前防范、灾时应对、灾后处置”防抗救一体推进,再到“全国部署、全域机动、全灾种救援”的国家消防救援机动队伍建设新定位3次改革转型。

面对建设要求不断深化和职能使命全面拓展,他们从多渠道人才储备、任务中锤炼磨砺、战训法创新提高三个方面稳步提升打赢制胜本领。他们在改革推进的每个节点、转制之后的每个年头都会根据职能任务拓展,组织拟晋升指挥长、指挥员,两级机关骨干组织专题培训。培训一年一个主题,从最初侧重解放思想、转变理念到凝聚共识、创新强能,始终紧跟队伍增编组建需求和国家消防救援机动队伍建设定位,锚定“应急处置能力提升”“应急救援体系现代化建设”两个目标,先提升干部层面在极端天气日益增多情况下的防灾减灾救灾综合素质和急难险重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解决“车头”不给力的问题。再联动驻地高校、职业技术学院定制具体培训内容,精准培养综合救援专业人才。

再严密的训练演练都比不上一次实战。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坚持在救援中学习救援,通过复盘总结分析,梳理救援经验做法、查找存在短板弱项,针对共性问题集智攻关、抓住个性问题限期销号、盯住成功经验推广普及,以进一步提升应急救援能力。他们结合十余场森林火灾扑救探索总结出将全地形水泵车通过性强、班组突击车装载量大、快反森林消防车蓄水量足等优势聚合的“3车17人”新战法,可以单线输水距离超过2公里,最远扑打距离6公里,实现了短时间能扑灭一场森林火警火灾,走出了总队精兵、精装、精准扑打新路子。并把此战法灵活运用到防火巡查巡护,高火险区靠前驻防、前置备勤工作中,以“3车17人”为行动单元,携带灭火装备器材、给养物资组成移动森林消防站前出重点林区、森林草原火灾高发频发易发区机动巡护巡查,不仅提高了巡查巡护覆盖面,还能第一时间处置火险火患,筑牢防灾减灾防线。

以战研训、以战促训。2020年3月底,总队特勤大队一中队在木里县项脚乡受命扑打一山脊断续火线。由于林密坡陡、通视条件差,一中队消防员根据导航两次靠近火线均被断崖阻隔。总队通信技师母强拉升无人机往返侦查,寻找确定最佳行进路线后,直接抵近喊话,引导队伍快速接近火线,为及时扑灭火灾赢得了宝贵时间。这次无意中开发出的无人机“救援属性”让消防员们异常兴奋,除了空中引导外,能不能定点喷火,火攻悬崖火和悬停吊桶灭火呢?他们联系厂商在无人机上加载火焰喷射和悬停装置进山入林几番实训实测后,今年雅江“3·15”森林火灾扑救中小试牛刀,不仅定点点烧、吊灭多处绝壁悬崖火点、烟点,3号火场湾地沟方向还运用12旋翼无人机挂载高压泡沫水基灭火剂成功拦截一处飞火引发的上山火,为队伍高效安全灭火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战术支持。

为巩固推广这些好的战法训法,近期,他们组织了一场集无人机森林灭火实战应用探索、川西高寒草原“三线”灭火战法运用、西南高山林区隔离灭火的实战应用、川西森林火灾特殊情况处置、林城相嵌地带森林火灾扑救、川西高原地震救援快反力量运用、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救援等9个课题研究和快反班组“训战考”一体模式研究、搜救犬分队“建、训、战”体系化探索、“三断”条件下信通保障应用手段规范等13个战训法创新,长达7小时的网上战训法创新研讨交流,进一步完善全灾种救援战法体系建设,不断强化队伍综合救援能力的同时,还将通过“联训、联防、联演”带动四川、湖南、湖北、重庆三省一市防灾减灾救灾水平整体跃升、协同发展。(曾鹏)

【责任编辑:徐海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