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火车,大情怀——铁路助力乡村振兴的温暖力量
在高铁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铁路仍保留着几十对公益性“慢火车”,它们如同一股股暖流,流淌在偏远山区的每一寸土地上,温暖着山区百姓的心,助力着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
这些“慢火车”覆盖22个省(区、市),经停600多个车站,途经吉林延边、内蒙古东部、湘西地区、云贵地区、大凉山地区、南疆地区等地,成为了当地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不涨价、山野行、烟火气十足,虽然速度比不上高铁,但却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以7053次“网红”慢火车为例,它从淄博出发,驶向泰山,途经多个古村落和小镇。这趟列车不仅是山区百姓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更是他们的“致富车”。沿线百姓可以将山里的特产,如野生板栗、核桃、无公害蔬菜和新鲜的鸡鸭等,带到城市中售卖,增加收入。同时,它也为城市的游客提供了一个走进山村、感受乡村生活的机会,促进了城乡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慢火车”还体现了铁路部门的为民担当。在一些偏远山区,冬季大雪封山、公路封路时,火车就成了当地百姓出行的唯一希望。7053次“慢火车”无论大站小站,只要有需要,就会停下来,满足百姓的出行需求。这种贴心的服务,让山区百姓感受到了铁路的温暖与关怀,也让他们与外界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慢火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承载着山区百姓的梦想与希望,见证着乡村的发展与变迁。希望铁路部门能够继续加大对公益性“慢火车”的投入和支持力度,让这一暖心服务惠及更多偏远地区的百姓,让“慢火车”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继续发光发热,成为一道流动的风景线,传递着爱与温暖。(张红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