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消防向基层要“战斗力” 打好“防消宣”组合拳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福建:莆田消防向基层要“战斗力” 打好“防消宣”组合拳

2024-11-19 09:12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我们把两盘水带和水枪连接好,再把多级潜水泵放进水井里,用深井固定装置吊起来,打开电缆卷盘,通上电,这样水就能抽上来供大家灭火。”日前,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消防救援大队监督员张仕汉到北部偏远山区菜溪乡开展农村微型消防站消防技能培训,现场讲解简易消防泵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安排参训人员分组进行组合训练。这是今年以来,莆田市基层消防安全治理工作中的一个缩影。

该市结合全省农村地区微型消防站建设为民办实事项目、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等重点工作,发挥基层队伍和社会力量,研发推广简易消防泵,建立消防车夜间监督巡查机制,并利用身边火灾案例开展“火速宣”强化群众火灾防范意识,打好“防、消、宣”组合拳。

农村火灾扑救再添“帮手”

10月25日晚9点23分,仙游县榜头镇紫洋社区一个临时搭盖的简易厂房周围一些露天堆垛的木材引起火灾,社区五人小组灭火队在接警后携带简易消防泵到达火灾现场,第一时间扑灭火势,消防队到场后开展后期处置,此次起火未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

今年3月,《福建省2024年农村地区微型消防站建设为民办实事项目实施方案》发布,指出在未建立乡镇(街道)专职消防队的行政村建立有人员、有器材、有制度的微型消防站(志愿消防队)。莆田市以此为契机,制定该项工作市级方案,投入建设资金260万余元,建成农村微型消防站260个并投入使用。方案明确各地在微型消防站必配器材的基础上,根据辖区情况,有水井沟渠的村居要推广配备仙游县自主研发的简易消防泵。

“农村土木结构民居星罗棋布,乡村小道狭长,消防车难入村,远水救不了近火,但是水井仍是农村地区的‘标配’,农村人依旧有水井打水的习惯,我就想在这方面下点功夫。”县消防救援大队副大队长陈国智介绍,下辖的榜头消防救援站负责包括莱溪乡在内的5个乡镇火灾扑救工作,出警任务多,执勤较为繁重,加之榜头镇、菜溪乡之间一去车程至少需要30分钟。火灾无情,救援不等人,陈国智作为全省第一位全脱产挂职乡镇工作的消防救援干部,以挂职仙游县榜头镇党委副书记为契机,结合农村实际情况,研发出简易消防泵,包含1台多级潜水泵、2盘20米内口径50公分水带、1把消防水枪、1个220伏电缆卷盘、1套深井固定装置,形成“1+5”的农村“灭火装备套餐”。

简易消防泵成本低于1000元,操作简便,只要有水源,就能就地使用,配合巡逻摩托车或网格巡逻四轮电动车等,方便农村基层防火力量在火灾初起阶段,能够快速抵达开展灭火,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

“1+1+N”畅通消防“生命通道”

不仅室内消火栓内部器材“缺胳膊少腿”、灭火器过期、私拉电线充电,而且防火门被物品遮挡无法关闭、楼道内有杂物堵塞……10月23日晚,莆田市城厢区霞林消防救援站在物业人员的带领下走进澄湖小区,开展消防车通道夜巡专项活动,将消防车驶入小区内部实地检测车辆通行情况,对发现的问题,队站带队干部程浩亮认真登记,并及时反馈给小区物业人员,提出合理建议协助其整改,确保火灾扑救时消防力量能够“进得去”“展得开”。

今年5月以来,针对晚间消防车通道容易被占用、堵塞等现象,全市26个消防救援站倒排工期、制定清单,采取“1+1+N”人员配置,即1名消防救援干部、1名属地村(社区)工作人员、多名消防站随车战斗编组人员,将消防车驶入581个住宅小区实地测试消防车道通行情况,利用周末、晚高峰、深夜等时间每周至少开展两次夜巡。

队站及时汇报夜巡情况,对发现的隐患问题及时反馈属地村(社区)工作人员协调解决,对整改进度慢、效果不佳的通过县区(管委会)消安委平台督促整改,并利用夜巡时间段,统筹开展“六熟悉”工作,全面梳理掌握住宅小区和村居的道路、水源等消防安全基础情况。

“我们还积极走访公安、交管部门,沟通协调意见,走进高层建筑密集区、城中村等地联合执法检查,对违规车辆实行劝导、挪车;对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的违法行为,依法采取相应措施。”据支队防火监督科科长魏鹏介绍,截至10月30日,全市共巡查道路1531条、住宅小区581个,发现消防安全隐患1060处,已整改691处。

身边火灾警情“火速宣”

“有业主打电话反映说14楼发现冒烟,于是我走到14楼开始寻找,发现14楼弱电间有烟雾渗出来,又找到13楼看到弱电井里有明火,就开始用灭火器灭火。”10月30日,“莆田消防”微信视频号更新到了“火速宣”第71集。

经城厢区消防救援大队初步调查,视频中起火地点位于城厢区一小区,起火原因疑似电气线路故障引起,孔洞内未做好防火封堵,浓烟沿孔洞蔓延到14楼,所幸物业发现及时,使用灭火器扑灭明火,但火灾造成弱电井内线路烧损。

管道井隐蔽,却有隐患存在。支队及时将此次起火案例纳入“火速宣”范畴,及时制作消防安全提示视频并发布。视频结尾提示:“关好防火门,堵好管道井,保好消防水,管好电动车,保持生命通道畅通。”今年以来,支队为有效遏制居民住宅小区火灾事故,向全市居民住宅小区发出做好“四好一通”倡议。其中,由于管道井位于建筑内部,导致其火灾隐患不容易被发现。

“管道井是建筑物中用于布置竖向设备管线的竖向井道。我们发现管道井、电缆井存在经常被居民或保洁占用堆积杂物、孔洞防火封堵不到位、电气线路安装布置杂乱等现象。一旦发生火灾,建筑内管道井上下连通,产生烟囱效应,烟气沿竖向管井能迅速扩散至整栋楼房,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城厢大队初级专业技术职务陈立群介绍了管道井没有做好防火封堵的危害。

身边事最能警醒身边人。今年以来,支队建立“火速宣”警示教育机制,前期以城厢大队为试点,现已在全市全面铺开。短、频、快地发布本土火灾案例警示短视频72个,涉及民间祭祀、高层建筑、住宅小区、自建房、电动车、烟花爆竹、工业厂房等7大类场所,讲清火灾原因、事故教训和安全提示,并函告相关行业部门具体火灾事故原因,倒逼相关行业部门落实主体监管责任。同时,协同网格化治理中心、城市管理局同步发送短视频到全市网格员、物业小区工作群,依托“两微一抖”、视频号等支队新媒体平台和本地主流媒体,加大警示案例宣传力度。

【责任编辑:徐海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