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太伏镇灾害信息员何豪
何豪,四川省泸县人,中共党员。2019年5月,成为了泸县太伏镇的一名灾害信息员。太伏镇位于泸县东部的长江之滨,总面积114平方千米,辖3个社区、18个行政村,总人口7万余人。面对面积大和人口多,防灾减灾任务十分艰巨。
灾害信息员要发挥好“吹哨人”作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每年进入汛期,何豪从来没睡过一个踏实觉,生怕错过预警信息,不能及时进行预报预警。
2020年8月18日,何豪接到泸县指挥部发布的预警信息,此次洪峰预计18.13米,是超20年一遇的洪水,这关系到沿江数以千计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险情十万火急。
“洪水要来了,马上开始撤离”,何豪立即将汛情上报党委政府,组织镇村干部来到长江沿线的低洼地带,挨家挨户敲开了农户大门,劝说大家撤离,哪知道第一步就遇到了困难。
“我们住在这里那么多年了,这个水涨不到好凶,没事的”,很多村民有抵触情绪,相信自己的老经验,何豪说的口干舌燥,村民对何豪的说法仍然将信将疑。何豪带着这些村民到历年的水位警戒线,对洪峰信息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分析,大家才知道这并非耸人听闻。
为尽快疏散群众,在太伏镇党委政府的全力支持下,何豪组织镇、村(社区)干部、志愿者58名成立了4支“抢险救灾队”,快速启动“吹哨报道”机制,连夜开展沿江居民避让工作,全力以赴,帮助居民转移家具、电器等财产,妥善安置转移群众。在洪峰到来前,长江沿线低洼处32户172名群众和贵重物品全部转移到了临时安置点。
“幸亏你们坚持让我们转移,不然我们这次损失就严重了”,洪峰来临后,紧急转移安置的居民刘建成心有余悸地说。
群众和物品转移完毕,何豪的任务还没有结束。8月19日上午,新路口老街道路、商铺、居民楼全部被水淹没。何豪组织巡逻值守队伍轮流值守,24小时关注水情变化。在沿线12公里内设置了19个执勤值守点,劝导和阻止围观群众,监测低洼地带江水倒灌和沿江房屋安全情况。
“我已经在这里坚守了两天两夜了,洪水还没有退,我哪敢睡觉”,由于每隔半小时就要上报长江水位情况,每隔两个小时向群众发布实时水位和预警信息,确保发生紧急情况能够第一时间响应和救援,何豪没有一刻的休息时间。深夜里,长江边,何豪仍然穿着雨衣筒靴,打着手电冒雨开展巡查,脚上的筒靴上糊满稀泥。
“不管有多艰难,都不能有任何一名群众受伤”,在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自身的安危之间,何豪选择了前者。
8月20日,长江水位逐渐下降,随之而来的是灼人的烈日,没过膝盖的淤泥也再次给何豪出了一道难题。洪峰退了,何豪不能退。为尽快恢复群众正常正产生活,何豪组织了300余名党员群众,划分四个区域,调配好物资,对38户房屋、两条道路、7个厂房开展灾后清淤和消毒。
洪水退一寸,清淤进一寸。到达指定地点后,何豪顶着烈日,发扬着共产党员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组织人员有序地投入“战斗”,虽满身泥泞,却无怨无悔。
“洪水可能会带来疫病,消毒工作也是重中之重”,何豪组织防疫人员对洪水淹没过的住房、道路等彻底消污除毒,不留死角并协调专业人员加强流行病学监测,确保灾后无疫情。
风雨就是集结号,灾情就是冲锋哨。在日常的防汛减灾工作中,为确保人民群众安全,何豪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每次收到预警,总是深入一线,不分昼夜开展雨前排查、雨中巡查并向群众宣传防汛、地灾知识。一旦发现风险,坚决落实“四个避让”,组织群众进行紧急撤离。雨情最频繁的时候,何豪连续六天工作近二十小时。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宁可挨骂,不能看到他们哭。
暴雨时常是夜晚到来,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为此,何豪组织各村和社区,成立了21支灾情巡逻队伍,在排查的同时,分别到各村和社区开展应急演练。每到雨夜,总能看到一群在暴雨中奔波的身影,守护群众平安。何豪还发动群众积极展开自查,数千群众参与到防灾减灾中,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共同筑起防灾墙。在何豪工作期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实现了全镇无人员伤亡。
作为人口大镇的灾害信息员,如何解决灾害预警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和确保灾情信息及时上报是防灾减灾的关键问题。
自机构改革以来,何豪整合基层力量,关口前移,建立以村(社区)支部书记为队长,村(社区)两委干部、村民小组组长、在家党员骨干为成员的“群众身边的应急队伍”,负责防汛抗旱、地质灾害、森林防灭火、消防安全等宣传教育,同时实现第一时间就近抢险救援,确定村(社区)主要负责人与文书为村级灾害信息员,村(社区)两委干部实行网格化分片包社,对各自分管片区的灾情信息负责,统一报送给村及灾害信息员,实现第一时间掌握和报送灾情。
成为灾害信息员后,面对暴雨洪峰,何豪坚持以身作则,向险而行,日夜坚守防灾减灾一线。
“我肩负的是八万余名人民群众的安全,我多受一份累,他们就多一份平安;防灾减灾是一场持久战,除了胜利,别无选择”,何豪坚定的说道。(何豪、张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