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体验成“网红” 引领“五进”新风尚 泸州市泸县用活安全体验中心 开启安全宣教“五进”新模式
2024年5月以来,安全生产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活动在泸州市泸县如火如荼开展。
截至目前,共开展“五进活动”4248场次,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宣教覆盖80余万人。
与往年不同的是,除了拉横幅、看汇演、听讲座,到泸县安全体验中心身临其境体验安全成为一种新风尚。2020年6月,占地724.58平方米,总投资1200万元的泸县安全体验中心正式揭牌运行。
2020年6月,占地724.58平方米,总投资1200万元的泸县安全体验中心正式揭牌运行。
短短一个月,接到预约1000余次,仅用时7个月,接待地面参观体验人员3万人次,网络直播体验观看人数超30万人次。
一时间,泸县安全体验中心逐渐发展成为立足泸州,辐射川渝经济腹地的安全体验“网红打卡地”,为深入开展“五进”,厚植安全文化提供了良好平台和窗口。
“量身定制”推进安全文化深度覆盖
“安全体验宣教不能一成不变,必须要找准受众的需求和‘胃口’,实行‘定制式’体验,‘点餐式’服务”,泸县安全体验中心负责人郑执说。
据悉,为提升服务的针对性和安全体验宣教实效,让受众“愿意进、学得会、用得上”,泸县安全体验中心将受众划分为安全管理人员、企业一线职工、学生、村社群众等目标群体,针对不同群体设置体验项目并灵活调整体验方式和内容,确保体验者既学有所乐又学有所获。
“以VR安全游戏、3D电影为主要形式的青少年学生套餐;以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安全操作规程实训为主要内容的企业一线职工套餐;以生产安全事故分析、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研讨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管理人员套餐……”。
在泸县体验中心预约指南上,有近10种体验套餐可供选择,有的套餐还细分到了煤矿、危化等具体的行业和工种。
“直接上手操作,解决了安全培训中一线工人文化程度较低的难题,体验培训后我矿职工安全测试合格率从70%提升至为80%以上”,泸县锦运煤矿矿长游先强说。
“这种有针对性的体验模式,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比起传统安全教育模式更加事半功倍”,泸县城东小学校长胡晓江评价。
“真实可触”实现安全宣教入脑入心
“狭窄的体验通道内,3D投影在墙面上的火苗肆虐跳动、干冰模拟的浓烟弥漫扩散,每个人都仿佛置身于漫天火海,不敢有丝毫松懈,俯低身子,捂住口鼻,有序撤离”。
以上是泸县体验中心火灾逃生体验项目的体验场景,不少体验者在走出体验通道后直呼宛如劫后余生,令人印象深刻。
“这种方式打破了传统安全宣教模式‘我说你听’、生硬说教的桎梏,克服了走马观花式体验模式的弱点,在教与学之间建立起良性互动”,应急管理部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史志斌在泸县体验中心调研时表示。
据了解,泸县安全体验中心由7大主题区构成,共有50个互动体验展项、14个学习展项,涵盖了居家安全、消防安全、生产安全、交通安全、防灾减灾等多个方面,既贴近日常生活,又致力于提升社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除此之外,为了能提高各种体验场景的真实感,中心投入了530余万元,配备并创新应用人工智能交互技术、现代实景模拟技术、声光电多媒体等前端技术,在融合“科技盛宴”的同时追求“一比一”还原实际场景。
“增强体验感和收获度是中心永恒的课题”,据泸县体验中心管理单位负责人、泸县应急管理局局长杜良仲介绍,未来泸县安全体验中心将根据实际持续优化体验方案,增加先进设备和前端技术应用,进一步增加体验效果。
“围绕重点”助力安全水平全面提升
“以服务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重点工作,助力提升社会安全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泸县安全体验中心立项目标。
按照这一既定目标,泸县安全体验中心提出以“亮点对重点”的运行思路,将安全体验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重点工作紧密结合。
“安全+企业”,将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排险除患”、安全生产三年攻坚行动等内容与体验项目深入融合,结合体验项目开展模拟实训。与省市安全技术服务中心、高校等建立合作,聘请煤矿、危化等重点行业领域专家12名,进行现场指导,帮助企业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安全+村社”,与各镇、村社区等建立交流体验机制,定期组织村社干部、安全网格员、居民前往中心参观体验,以灾害点分布、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管理、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等为重点开展培训,助力提升基层安全治理能力。
“安全+学校”,立足“安全教育从娃娃抓起”,开展泸县“青少年安全体验研学”活动,全覆盖式组织全县在校中小学生分批次参观体验,筑牢“安全未来工程”。
截至目前,泸县安全体验中心已经接待学生8400人、安全监管人员3600人、企业职工5200人、村社群众2800人,有效覆盖各类社会群体;助力泸县打造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试点企业13家,成为泸县“清单制”在全省试点先行的重要培训基地;率先探索试行“安全未来工程”计划,成为全市青少年安全教育重要窗口;助力泸县得胜林坎社区成功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陈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