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精准” 泸州市江阳区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提前”+“精准” 泸州市江阳区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2024-10-17 14:55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泸州市江阳区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尽量拉长预报期、给出提前量、提高精准度,科学把握不同阶段和不同节奏,因地制宜做好递进式气象服务,使预报预警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和效益,切实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2024年以来,成功应对“4•16”雷暴大风、“5•25”大暴雨、“7•13”大暴雨、夏季伏旱,实现重大天气过程无漏报、零伤亡……多次防患于未然,成为江阳区递进式气象服务发挥作用的最佳证明。

灾害提醒 提前部署“手中有策”

在气象科学领域,由于大气运动的复杂变化,不同类型、不同时空尺度的天气可预报性千差万别,提前量和精准度存在矛盾关系,提前时间越长,预报的范围和精度会越模糊。面对“二者不可得兼”的困境,如何取舍?做好递进式气象服务,是江阳区从实际出发,在当下给出的“最优解”。

为补齐江阳区无气象机构短板,2022年12月,江阳区气象灾害防御中心在江阳区应急管理局挂牌成立。成立以后,与应急指挥中心双融合,在全市率先执行主汛期内联合值守,一旦发布暴雨等预警(预警信号),召集应急、水务、自规、综执、公安、住建等部门到应急指挥中心共同值守,便于实时掌握灾情,开展会商研判等,打破工作壁垒,减少会商层级,有效缩短灾害预判预警响应时间。

为精进气象预报业务水平,江阳区持续深化强对流、暴雨天气过程复盘分析总结和机理研究,加强雷达、卫星等多源观测资料等新技术在短临监测预报预警服务业务中的应用能力,提升高分辨率数值模式的精细化短临预报能力,切实提升精准预报能力。同时,严格24小时气象监测专人值守,严密监测天气、气候变化,强化“灾前—临灾—灾中—灾后”全链条服务,以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为提升气象监测预警能力,江阳区气象灾害防御中心积极争资争项,优化气象监测站网布局。按“骨干站”标准自建了11个“六要素”自动气象监测站并计划于今年年底前新增2个,为全区气象预报预警能力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升提供数据支撑。

预警发布 防范应对“行动有方”

“5月7日16时,江阳区气象灾害防御中心发布雷雨天气预报:预计7日傍晚至8日晚江阳区多雷雨或阵雨,累计雨量20—45毫米,个别站点将超过50毫米,局地伴有短时强降水和5—7级阵性大风,个别地方有冰雹;其中7日傍晚到夜间雷阵雨,8日傍晚到夜间中到大雨10—30毫米,请注意防范强对流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做好山洪、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防”。

“7月13日17时24分,江阳区气象灾害防御中心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预计丹林镇、方山镇、江北镇、通滩镇、况场街道及周边街镇局部地方3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全区各级各部门闻汛而动,全力做好防汛抢险准备。

“9月6日16时56分,江阳区气象灾害防御中心发布雷暴大风黄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6小时各街镇自东向西将出现雷暴大风天气,阵风8~9级,个别地方可达10级及以上,局地伴有强雷电、短时强降水,请注意防范强对流天气对生产生活、城市运行和交通运输等领域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预警信息一次次及时发布,让江阳区防汛工作井然有序,城市运行安全无虞。“今年入汛以来,我区通过短信、微信平台共发布暴雨蓝色预警3次,暴雨黄色预警信号1次、暴雨橙色预警信号5次、暴雨红色预警信号1次、雷电黄色预警信号27次”,江阳区气象灾害防御中心负责人说道。

与此同时,江阳区气象灾害防御中心以《江阳区汛期人员避险转移工作手册》为指导,细化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和“叫应”工作责任,明确预警(预警信号)信息发布、“叫应”责任人,分层级确定“预报预警(预警信号)信息发布对象名单”、“叫应”责任人名单等,确保预警(预警信号)“叫应”准确到位、重大灾害“一对一喊醒叫应”,有效推动解决防灾减灾信息发布、叫应“全覆盖”“最小单位”等问题。

按照不同需求,江阳区气象灾害防御中心“量体裁衣式”提供预报预警服务并在这一过程中结合预警发布、“一对一”喊醒叫应,助力党委、政府及时有效凝聚部门和社会力量防范应对气象灾害风险,初步形成“气象有预警、各级各部门必响应”的工作格局。(陈聪、曾臻)

【责任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