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江阳区:以气象递进式服务融入防灾减灾各环节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泸州市江阳区:以气象递进式服务融入防灾减灾各环节

2024-10-09 17:55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近年,极端天气多发、频发,气象的“一日不可或缺性”进一步凸显,为补齐江阳区无气象机构短板,经区委、区政府同意,江阳区气象灾害防御中心于2022年12月在泸州市江阳区应急管理局挂牌成立。中心成立以后,遵循准确、及时、主动、科学、高效原则,严密监测天气、气候变化,以递进式“预报预警服务、预警信息精准靶向发布、重大灾害性天气叫应”相结合,为应急响应留足提前量,成功应对2023年春旱、“7•26”大暴雨,2024年“4•16”雷暴大风、“5•25”大暴雨、“7•13”大暴雨、夏季伏旱等灾害性天气,实现重大天气过程无漏报、零伤亡,为防灾减灾筑牢第一道防线。

增设气象机构,优势体现在哪里?

增设气象灾防中心以后,江阳区推进气象灾害防御中心与应急指挥中心双融合,启用主汛期内,一旦发布暴雨等预警(预警信号),则叫应应急、水务、自规、综执、公安、住建等部门到江阳区应急局指挥中心共同值守方式,打破工作壁垒,减少会商层级,有效缩短灾害预判预警响应时间,进一步提升灾害监测预警能力。

什么是气象递进式服务?

递进式气象服务,就是围绕气象灾害的演进发生的不同阶段,按照不同需求,“量体裁衣式”供给预报预警服务产品并在这一过程中结合预警发布、“一对一”喊醒叫应,协助党委、政府及时有效凝聚部门和社会力量防范应对气象灾害风险,使预报预警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和效益。

如何让气象服务更好融入防灾减灾救灾整体链条?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引发的灾害呈现出长期性、突发性、巨灾性和复杂性等特点,用好气象服务特别是递进式气象服务模式,使其更好融入防灾减灾救灾整体链条,在于把握好“不同阶段”和“不同节奏”。

一是加密气象监测。为提升气象监测预警能力,现已建11个“六要素”自动气象监测站并计划今年年底新增2个,重点提升暴雨灾害多发涉农区域气象监测能力,为全区气象预报预警能力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升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严格24小时气象监测专人值守,密切监测天气变化,强化“灾前-临灾-灾中-灾后”全链条服务,减少灾害损失。

二是细化“叫应”机制。结合汛期工作实际,以《江阳区汛期人员避险转移工作手册》为指导,细化灾害性天气“叫应”工作机制,明确“叫应”责任人、分层级确定“叫应”责任人名单,确保预警(预警信号)“叫应”准确到位;有效推动解决防灾减灾信息发布、叫应“全覆盖”“最小单位”等问题。

三是强化气象灾害防御联动。为防范化解气象灾害,在沿用气象递进式服务的基础上,将气象监测预警预报工作融入防汛抗旱、应急管理、防灾减灾等各环节,“因地制宜”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从而提高经济社会抵御气象灾害风险的能力和韧性。

从气象角度分析,近期气象灾害防御重点?

受冷空气影响,预计9月29日至10月1日将出现强降温降雨天气过程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阵性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日平均气温累积下降9~11℃。

气象灾害防御需注意防范强对流和极端天气事件引发的次生灾害。今年9月,江阳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7℃,大气能量等各类指数异常偏高,易诱发雷暴大风、极端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需加强防范。同时,需注意防范旱涝急转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由于前期持久干旱导致地表土层崩裂,土体粘聚力下降,局地强降雨和旱涝急转易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特别是沿山区域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等地,需高度重视,加强巡视、监测和预警。

【责任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