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 :构建上下贯通科学完备的应急管理体系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东营 :构建上下贯通科学完备的应急管理体系

2024-10-09 12:23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东营市地处胜利油田腹地,是化工大市、危化品大市。近年来,东营市依托大型央企和大型化工企业应急救援优势资源,建立联调联战工作机制,实现应急指挥联动、物资联储、信息联用、队伍联建,持续夯实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基础,建设以综合性消防救援站为载体、专职应急队员为主体的乡级和村(社区)两委、网格员等力量为班底的村级应急第一响应人队伍,延伸灾害事故信息报告、自救互救等工作末梢触角,最终构建起上下贯通、科学完备的应急管理体系。

突出抓岗位应急能力提升,做到“早处置”。聚焦提升先期处置能力,实施两大工程,保障险情第一时间处置到位。一是实施岗位“两单两卡”工程。围绕提升一线岗位员工“知风险、明职责、会操作、能应急”四个能力,指导企业逐岗位编制安全应急“两单两卡”(岗位风险清单、岗位责任清单、岗位操作规程卡、岗位应急处置卡)1.2万余份,让岗位风险、岗位职责清单随时可看,操作规程、应急处置卡片即时可查,切实提升一线岗位应对处置能力。二是实施应急安全交底工程。围绕培育企业应急安全“明白人”,在全市360家重点危化品、工贸企业选拨1207名既懂工艺安全又懂应急救援的应急安全交底员,如遇突发事故险情,第一时间向应急队伍提供企业主要物料产品特性、工艺技术、安全风险信息和应急处置措施建议,切实提升政企联动处置效能。

突出抓本质安全和信息联动,做到“巧处置”。聚焦“本质提升、科技赋能”,深入实施本质安全改造、安全智慧赋能工程,提升防范风险、处置险情水平。一是稳步提升本质安全水平。连续3年奖补资金9亿元,推进危化品企业涉高危工艺、爆炸风险及老旧、带病运行等装置改造提升,减少事故险情发生风险。积极推广运用新技术新装备,推进智能消防水炮建设,借助信息技术及时捕捉火情信息,驱动灭火装置自动扑救初期火险,确保把火灾苗头扼杀在初萌状态;推广应用无人机巡飞,如遇事故险情迅速开展火情巡查,及时回传现场视频画面,为科学指挥决策提供一线信息。推进危险装置设施DCS和SIS系统配置投用率两个100%,实现重大工艺参数波动和紧急切断阀的报警与联锁,如遇突发事故险情及时关阀堵料,避免物料持续燃烧造成险情扩大。二是稳步提升信息化效能。创新实施危化品企业智能监测预警工程,聚焦企业重点区域、重点作业、重点岗位等3类管理重点,对装卸区人员爬罐、特殊作业监护人缺失、重点区域人员超限等16种违规行为进行主动捕捉,实时报警、快速处置、闭环管理,最大限度减少事故风险。利用视频汇聚和数字孪生技术,系统融合企业三维模型、高空瞭望、AR鹰眼等视频资源,打造立体化、精细化、可视化实景监控体系,对企业重大危险源、特殊作业进行全过程、溯源式盯防,为企业突发事故救援提供立体化、无死角的视频监控资源。同时,依托数字化预案系统,打通119、120数据链路,实现突发事故同步感知、实时监测、闭环处置;系统开发应急处置一张图,可针对不同灾害事故场景,按照“一事一码一对策”,一键生成涵盖涉事单位信息、危险物质信息、MSDS、处置措施的救援方案,并就近调派队伍、装备、专家等资源,有效提升应对处置效能,实现响应处置“智慧化”。

突出抓应急队伍能力提升,做到“能处置”。坚持科学规划,加快构建陆海两体应急救援体系,全面提升突发事故险情处置能力。一是陆上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方面,7处省级化工园区全部建成特勤消防站,按标准要求配备消防装备和专职消防员,统筹园区内灾害事故防范和救援处置工作;依托消防和胜利油田应急队伍,建成28处乡镇综合性消防救援站,抓好辖区内综合性灾害事故救援工作;指导大型化工企业建成37支专职消防队,救援范围辐射周边中小企业,提升企业内部及周边临近企业灾害事故先期处置能力;针对广利化工园区氯碱产业和东营港化工园区石油化工产业聚集特点,建成以液氯甲醇、二氯甲烷、三氨甲烷(氯仿)等11种和以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易燃易爆、高毒剧毒、腐蚀性气体等5种危险物料产品事故处置为目标,以综合性消防救援站和企业专业救援队伍为主体的盐化工和石油化工区域应急救援中心,救援范围覆盖园区化工企业,同步建立专家紧急调派模式,区域性应急救援能力显著提升。同时,配强大型救援装备。全市共配备远程供水系统4套、60米以上举高喷射消防车9辆,50米以上登高平台消防车4辆,90米登高平台消防车1辆、消防机器人24台、大型移动照明灯塔7台,确保满足较大及以上爆炸、火灾等危化品事故救援处置需求。二是海上救援力量建设方面,以海上应急救援中心为基础,整合中石化胜利油田、中海油渤海油田、黄河口自然保护区、广利港等4个海上应急救援基地,形成“一中心、四基地”的海上救援力量格局,登记各类拖轮、气垫船等80余条,打造“沿岸浅水海域由就近地点力量救助、近海海域由救援基地力量救助、恶劣海况由国家专业力量救助”的海上救援模式,形成覆盖全海域的应急救援体系。

同时,坚持油地应急救援力量体系融合发展,将胜利油田救援力量纳入全市救援力量体系,建立联合值守、联演联训、信息共享、实时会商等工作机制。聚焦危化品、防汛、海上安全三大重点领域,指导培育胜利油田3支省级专业队伍,聘任50余名经验丰富的胜利油田救援队员为作训专家,深入基层救援站所开展指导帮扶。开发建设智慧应急指挥平台,汇聚油地各部门信息资源2万余项,建立应急救援资源共享数据库。近年来,东营市共调派胜利油田陆上救援力量3271次,救助603人,挽回经济损失约17.1亿元;调派海上救援力量280余次,救助船舶130余艘,救助980余人。

突出抓应急演练质效提升,做到“会处置”。针对15种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51种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以生产、储存、装卸等作业环节为重点,督促危化品企业高标准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处置效能。一是以练代训,提升处置能力。指导企业以提升一线岗位自救互救能力、工段车间 “打早打小”能力、企业整体应急能力为目标,常态化开展 “四不”演练、全员疏散逃生演练,有序提升各层级事故险情处置能力,确保如遇突发事故险情各岗位能够临危不乱、科学处置。二是评估检验,整改问题不足。坚持“凡演练、必评估”,指导企业及时总结评估应急演练全过程,查找应急预案、应急组织、应急机制、应急保障等方面的问题或不足,针对性制定整改措施,提升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质量。

【责任编辑:】
返回顶部